证监会严管离职人员入股拟上市企业!发行监管岗10年“禁入”,子女配偶也受限 证监会系统离职人员入股监管指引 证监会离职人员十年内受监管
admin
2024-04-26 19:23:12
0

证监会“刀刃向内”狠狠砍出一刀。

4月26日,证监会就《证监会系统离职人员入股拟上市企业监管规定(试行)》(下称《规定》)公开征求意见。相对2021年5月的“2号指引”,此次新规不仅大大拉长了限制期,更是大幅扩大了受限人员的范围。

不仅延长发行监管岗位和会管干部离职人员入股拟上市企业禁止期,从离职后3年拉长至10年,还大幅扩大了离职人员监管范围,将从严审核的范围从离职人员本人扩大至离职人员及其父母、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同时,提出更高核查要求,中介机构需对离职人员投资背景、资金来源、价格公平性、清理真实性等做充分核查,证监会对有关工作核查复核。

何为不当入股?谁算“离职人员”?

证监会2021年5月曾专门出台《监管规则适用指引—发行类第2号》(即“2号指引”),规定离职人员不当入股情形和中介机构把关责任,明确证监会对入股行为进行专项核查,安排内审部门实施独立复核,形成纵横交错的离职人员入股行为审核把关机制。

“一直以来,证监会从维护市场‘三公’秩序、防范违法违规‘造富’、从严监管队伍廉政建设的高度出发,坚持刀刃向内、靶向监管,对证监会系统离职人员入股拟上市企业实行穿透式监管。”证监会下午表示,“2号指引”发布以来,离职人员入股拟上市企业得到有效监管,这类企业平均审核周期明显延长。证监会系统离职人员入股不会给企业带来任何便利,反而影响了企业的上市进程。

证监会表示,为从严从紧整治政商“旋转门”,严防离职人员利用在职时公权力、离职后影响力获取不当、不法利益,证监会进一步强化离职人员入股行为的监管,并在“2号指引”基础上,制定《规定》。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规定》对不当入股的情形、离职人员范围、入股禁止期限、“发行监管岗位”范围等都给出了非常详细的解释。

“不当入股”包括但不限于五种情形。

即:(一)在入股禁止期内入股;(二)利用原职务影响谋取投资机会;(三)入股过程存在价格不公允等利益输送情形;(四)通过代持方式入股;(五)入股资金来源违法违规。

“离职人员”,是指“发行人申报时相关股东为离开证监会系统未满十年的原工作人员”,相覆盖范围较大,甚至连借调人员也包含在内。

具体包括四类人群。

即:一是从证监会会机关、派出机构、证券交易所、全国股转公司离职的人员;二是从证监会其他会管单位离职的原会管干部;三是在证监会发行司或公众司借调累计满12个月并在借调结束后三年内离职的证监会其他会管单位人员;四是从证监会机关、派出机构、证券交易所、全国股转公司调动到证监会其他会管单位并在调动后三年内离职的人员。

“入股禁止期”也大幅拉长,主要分两种情形。一是离职人员离职前三年内曾任职发行监管岗位的,或者离职前属于会管干部的,入股禁止期为离职后十年内;二是其他离职人员,副处级(中层)及以上的入股禁止期为离职后三年内,副处级(中层)以下的为离职后二年内。

值得注意的是,前述“发行监管岗位”也不是市场一般认为的审核委员等角色,而是包括辅导监管、现场检查在内的所有发行监管的岗位类型。

即证监会发行司和公众司、证券交易所负责发行审核注册工作、全国股转公司负责挂牌业务、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负责上市服务和发行承销监管工作、全国股转公司(北京证券交易所)负责市场服务工作、北京证券交易所负责发行承销监管工作、证监会派出机构负责辅导监管及拟上市企业现场检查工作相关岗位。

投资机会来自哪里?入股资金来自哪里?

《规定》对离职人员入股要求实施穿透核查,规定发行人、保荐机构及发行人律师提交的专项说明中应当明确是否存在离职人员入股的情形。

存在离职人员入股情形的,需要进行详细的专项说明,主要包括六大方面。

一是离职人员基本情况。离职人员的离职时间、工作经历、离职前岗位。 二是投资机会来源。离职人员获取投资机会的途径、方法,通过获得相关工作机会获取投资机会的,应当说明是否与原职务影响有关。 三是入股价格。离职人员入股价格与第三方或同行业可比公司同时期并购重组、增资入股价格是否存在差异,定价依据是否合理,是否存在显失公允或利益输送的情形。 四是入股资金来源。离职人员入股金额与其个人经济收入、家庭背景是否匹配,如为借款入股的,应当说明借款方有关背景、借款协议、利率、还款期限、还款安排和还款进度等情况,说明借款真实性、是否存在股权代持行为。 五是退出真实性。离职人员在报告期内退出持有发行人股份的,应当说明离职人员退出持股的路径、方式,受让人有关背景和资金来源,退出价格是否公允,交易对价是否支付,资金流向是否异常,退出行为是否真实等。 六是与离职人员入股有关的其他重要事项。

《规定》要求,中介机构应当对以上事项进行充分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如果离职人员入股不属于不当入股情形的,离职人员应当出具不存在不当入股情形的承诺,作为专项说明的附件。同时,应当予以清理,并在专项说明中详细说明清理情况。

此外,离职人员父母、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入股拟上市企业的,核查复核参照离职人员有关要求执行,并由中介机构在专项说明中说明。

不过,《规定》也设置了豁免条款。如果发行人属于新三板挂牌企业,离职人员通过集合竞价、连续竞价、做市交易等公开交易方式取得发行人股份的,不适用规定有关核查要求。离职人员通过持有上市公司、新三板挂牌企业股份,导致间接持有发行人股份的,以及因继承、执行法院判决或仲裁裁决取得发行人股份的,也不适用规定有关核查要求。

据介绍,《规定》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4年5月11日。

“证监会将根据公开征求意见情况对《规定》进一步修改完善,履行程序后发布实施。”证监会表示,下一步将继续严把入口关,加强与纪检监察部门协作,发现违法违纪线索的坚决移交有关部门处理,维护公平公正公开的发行监管秩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套现15亿离场,一家三代人移居... 在A股市场中,有不少上市公司从辉煌走向没落,甚至最终沦为资本炒作的“壳资源”。*ST创兴(创兴资源)...
整治直播电商乱象,快手电商“成... 出品|达摩财经9月19日晚,市场监管总局公布: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根据前期核查,依法对成都快购科技有限...
100亿元,千亿能源巨头要“造... 从“手搓装置”到全球领先,一家民营企业的可控核聚变逆袭之路。《中国企业家》记者 马吉英见习记者 苗诗...
小米汽车,又出事了 小米汽车,... 欢迎关注我的好朋友:闺蜜财经图片由AI生成撰文|杆姐&编辑|爱丽丝小米又出事儿了。9月19日,据国家...
降温了,也降息了 降温了,也降... 晚上好,一起看看本周发生了哪些大事吧~希望我们的解读,能让你收获有用又易懂的理财知识,逐渐培养经济敏...
笑死!国产布加迪来了,比保时米... 不到一个月,追觅的PPT造车,它来了。没错,追觅汽车在微博发布首款新车渲染图。从渲染图来看,追觅首款...
电池指数基金如何“捕捉”电池技... 《金证研》 巽风/作者近日,工信部发布《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提出支持...
什么样的家庭,孩子长大后最有底... 点击 “简七读财” ,发送消息“ 理财 ”小白轻松入门~晚上好,我是简七编辑部的冰冰。前几天跟朋友...
155亿可转债落地!中国太保“... 出品|达摩财经又一家大型险企成功发行H股零息可转债。9月18日,中国太保(601601.SH)发布公...
热门中概股集体上涨,蔚来涨3%... 记者丨庞华玮 倪雨晴编辑丨巫燕玲 朱益民 黎雨桐北京时间9月19日晚间,美股三大指数高开,截至22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