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钱入市意愿不高?全国人大代表、北京证监局局长贾文勤提五点建议 北京市证监局贾文勤 证监局贾文勤
admin
2024-03-04 11:31:10
0

在A股市场“稳信心”关键期,资本市场代表、委员关于长期资金入市的意见建议也颇受市场关注。全国人大代表、北京证监局局长贾文勤今年“两会”带来了关于进一步消除中长期资金入市“隐性障碍”的多条具体建议。

截至2023年12月底,我国A股市场机构投资者持股占比23%,虽然较2018年底已有明显增长,而美国、中国香港等境外成熟市场机构占比均超过50%。

贾文勤认为,A股市场机构投资者占比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保险、养老金等参与权益投资比例需进一步提高,但与此同时,制约中长期资金入市除“可见”的投资上限外,还有多方面“隐性障碍”。

三大“隐性障碍”

在她看来,中长期资金入市“隐性障碍”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偿付能力指标约束险资参与权益市场。

保险资金权益投资比例受偿付能力监管指标约束。“2022年1月实施的偿付能力新规,保单盈余分档计入调整、风险全面穿透计量、权益风险因子不同程度提升,带来了整个行业偿付能力指标大幅下降,70家主要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均值从2021年四季度的332%下降至2022年一季度的280%。”贾文勤表示,与此同时,因偿付能力指标与权益投资比例呈正向关系,导致保险公司权益投资比例上限均有不同程度降档。

至2022年底,权益投资比例上限超30%的公司从2021年底的15家下降至10家,权益投资比例上限低于20%的公司从2021年底的8家增至20家。

此外,新规对于权益资产超配的情形采取更为严格的限制措施,致使险资在实际投资中不得不预留一定空间,进一步影响对权益类资产的配置规模。

她认为,虽然金融监管总局于2023年9月优化了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标准,降低了投资沪深300指数成份股、科创板股票、公募REITs的风险因子,但因需统筹考虑偿付能力指标、财务指标稳定性、负债端刚性成本要求等因素,保险公司投资权益类资产的意愿仍然有限。

二是以长周期考核有效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仍面临挑战。

除社保基金外,年金基金、保险资金等普遍存在短期考核问题,短期考核压力致使机构追求短期收益,影响长期资金属性发挥。

贾文勤提出,2023年10月,财政部将国有保险公司经营效益评价指标考核调整为“3年周期+当年度”相结合,有助于引导行业实行长周期考核,但以此有效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并不尽如人意。

“一方面,政策影响范围较为有限。受直接影响的仅5家国有机构,资金运用余额占全行业比例约36%。5家机构权益投资比例已在17%至27%之间,接近各自监管比例上限。另一方面,公司内部考核存在一定惯性。投资人员仍普遍以短期投资业绩为首要目标,这一情况在短期内难有转变,在权益市场波动较大、短期趋势不明朗的情况下,保险资金大幅增加权益投资的意愿并不高。”她称。

三是实践中年金基金混合运作不利于差异化投资。

贾文勤认为,对不同年龄段的年金实施差异化管理,可增强投资运作效率,打破整体入市困难的僵局。例如,美国年金基金作为权益市场的主要资金来源,按照不同年龄分账运作,其中,偏年轻的投资者可达90%以上,临近退休的则在20%左右。权益投资比例平均可达40%~50%。但在我国,不同风险偏好、不同年龄的资金混合运作,导致年金基金整体权益投比例偏低,如职业年金实行的是统一计划收益率,参保个人没有投资资产类别和投资风格的选择权。

“此外,基本养老保险强调资金绝对安全,各省委托投资与社保基金理事会普遍签订‘保底委托’投资协议,导致基本养老保险投资策略较为保守。个人养老金仍处于试点阶段,每年仅1.2万元的税延额度显著低于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汇算后约4-6万人民币),制度吸引力不足,影响民众参与度。”她补充称。

五大完善建议

要消除前述三大方面的“隐性障碍”,贾文勤认为,要从五个方面推进完善。

一是加强中长期资金入市的顶层设计。她提出,围绕引入中长期资金强化政策协同和监管协作,在中央金融委的统筹协调下,加强金融监管部门、财政部门、人社部门等交流互通,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开展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政策的效果评估,分析政策落地的堵点、难点,优化改进实施举措,有针对性地健全完善配套政策。

二是研究优化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指标,并弱化指标对权益投资的约束。她建议,适度提高每一区间偿付能力充足率所对应的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上限。跟踪已出台的降低沪深300指数成份股、科创板股票、公募REITs风险因子政策实施情况,总结实践经验,完善风险因子计算方法,探索进一步降低其他优质的、符合国家战略的上市公司股票风险因子,扩大鼓励范围。

三是推动各类中长期资金全面建立3年以上的长期考核机制。她提出,构建投资管理机构、投资经理、产品和组合等多层面相互衔接、协调统一的考核体系,引导机构全方位建立健全与长周期考核相适配的管理制度,切实转变以往以年度考核为主的理念和惯性。

四是多措并举提高养老金权益投资比例。包括推动完善年金基金投资管理相关制度规则,研究将年金基金按照风险偏好划分为不同的投资组合,实施差异化投资运作,对于风险承受能力高、距离退休时间较长的,可适当提高权益投资比例。推动将个人养老金制度扩展至全国,适时加大个人养老金领域的税收抵扣力度,鼓励增加缴存规模。

五是鼓励公募基金主动优化服务。贾文勤建议,引导基金公司以满足中长期资金投资需求为导向,加大对盈利较稳定、估值较合理、抗波动属性较强的红利型股票发掘力度和基金产品开发力度,进一步健全完善适宜于中长期资金投资的产品谱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冠中生态实控人筹划公司控制权变... 9月21日,青岛冠中生态股份有限公司(冠中生态,300948.SZ)发布《关于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暨停...
“百城万圈”目标的背后:关注“...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阿力米热15分钟,可以步行抵达学校、菜场、超市、健身房、社区医院,甚至转角...
无印良品一边闭店一边创下历史最... 全球关店潮中,无印良品母公司却创下历史最高利润。这个看似矛盾的现象背后,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战略转型。最...
证监会:塑造既“放得活”又“管...   中新经纬9月22日电 22日,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进一步完善市场监管和风险防范机制,塑造既“放得...
证监会主席吴清:近5年上市公司... 中经记者 孙汝祥 夏欣 北京报道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9月22日表示,上市公司主动回报投资者的意识明显增...
A股进入百万亿新阶段,吴清部署... 10万亿、21万亿、100万亿,A股市场“十四五”期间在分红回报、中长期资金入市以及总体市值等方面,...
8.05亿资金抢筹英维克,机构... 9月22日,上证指数上涨0.22%,深证成指上涨0.67%,创业板指上涨0.55%。盘后龙虎榜数据显...
证监会主席吴清:近5年交易所市... 中经记者 孙汝祥 夏欣 北京报道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9月22日表示,近5年,交易所市场股债融资合计达5...
证监会主席吴清:“十四五”期间... 中经记者 孙汝祥 夏欣 北京报道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9月22日表示,“十四五”期间,证监会扎实开展两轮...
证监会主席吴清:近5年上市公司... 中经记者 孙汝祥 夏欣 北京报道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9月22日表示,上市公司主动回报投资者的意识明显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