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月54家IPO终止!有的排队三年终“告别”,这类企业“撤单”多 2月9家IPO企业撤材料 ipo排队300家计划撤回
admin
2024-03-02 17:20:59
0


转自券商中国


开年大撤退。

2月29日,创业板IPO企业华菱电子撤回上市申报材料,至此,2024年1—2月IPO终止家数已达54家,较去年同期增长近15%。

沪深北三地交易所的IPO终止家数大体一致。其中北交所多达18家企业“撤单”,数量之多,已较去年同期翻倍,体现出北交所IPO严监管态势。

随着IPO整体市场审核持续收紧,以及逆周期调节仍在进行当中,券商中国记者从多家券商投行人士了解到,今年年初以来已审慎评估在审的IPO项目,“我们和同行一样会对在审项目进行取舍,发行人业绩出现大幅下滑的,或是发行条件不符合当前监管要求的,陆续会撤下来。”华北一名券商投行人士表示。

9家未答首轮问询即终止

今年开年以来,多家IPO企业选择终止上市路。根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包括注册环节终止、因上市委否决而终止在内的,2024年1—2月A股市场共有54家IPO企业“折戟”,相比去年同期的47家增长近15%。

其中,沪市有19家,同比增长72.73%。深市终止情形有所减少,开年共有17家,同比减少近四成。

值得注意的是,北交所有18家,终止家数与沪深两市基本一致,增长高达125%。自去年下半年进一步深化改革后,北交所成为不少IPO企业的期待,如今其高企的终止家数是否会成为长期趋势,值得持续关注。

谈及开年终止家数增加的原因,有券商投行人士表示有很多,有的因为去年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发行人业绩大幅波动,盈利能力可能不具有持续性;有的因行业政策或监管环境变化;有的存在诉讼纠纷或行政处罚等。

从排队时间来看,上述终止的54家IPO企业中,创业板IPO企业菲鹏生物排队时间最久,超过1100天。该公司早在2020年12月申报受理,2022年3月才上会并获得通过,但“提交注册”后迟迟未有进展,两年后才有了结果,成为2024年首家终止注册的IPO企业。排队审核同样逾千日的还有创业板IPO企业博菱电器,该公司在2021年4月申报受理,次年11月上会并获得通过,但在今年2月依然撤材料。

排队时间较短的为沪市主板IPO企业和特能源,该公司申报材料在去年9月底获得受理,然而不到6个月就“撤单”。

从审核进展来看,上述终止的IPO企业中,多数是在被交易所进行问询后才撤材料。部分企业在终止前一度被问询3轮。

记者亦注意到,有4家沪市主板IPO企业自受理后未推进实质性进展就终止了。四家企业分别为毛戈平化妆品、亳州药都农商行、剑牌农化、认养一头牛。上述企业均为核准制时代申报的IPO,随着2023年年初全面注册制实施落地后于2—3月期间平移至交易所审核。一年后,这四家企业未有任何实质性进展就终止了。

有9家IPO企业尽管被交易所进行首轮问询,但尚未披露任何答复文件,就撤回申报材料。

另有2家IPO企业在过会后撤材料,除了前述博菱电器外,还有北交所的IPO企业聚合科技。上市路因此戛然而止。

终止企业面面观

54家终止的IPO企业有哪些共性,亦是市场关注的话题。

根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从行业分类来看,今年1—2月54家终止IPO企业来自18个行业。

其中,以“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主,共有11家IPO企业“撤单”。不过,该行业历年来是申报IPO的大热门领域,相应地终止家数有所增加。

排名第二的是“专用设备制造业”,共有8家IPO企业终止。而“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及“医药制造业”紧跟其后,分别有6家IPO企业撤材料。

涉及“衣食住行”的消费类IPO企业的终止潮仍在延续。据悉,去年下半年以来,消费类IPO终止家数已超过30家。而在今年“撤单”的企业中,比如前述“认养一头牛”就来自食品制造业;毛戈平化妆品虽行业为“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但其主业为彩妆、护肤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等。

在业绩方面,终止企业的利润规模分化较大。沪市主板及深市主板的终止企业中,多数净利润规模超过亿元。北交所的部分终止企业净利润规模相对较小,有9家2022年净利润低于5000万。

值得注意的是,科创板有两家“撤单”的IPO企业,其净利润为负值,计划采用第五套上市标准上市,分别为捍宇医疗和爱科百发。

据悉,“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因允许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拥有原创引领技术,但处于研发阶段尚未形成收入的企业上市,而在过去一年备受争议。这套上市标准在当年出台后,被认为可以覆盖创新药企或是支持医疗器械“硬科技”企业,主要因为这类企业在研发阶段难以形成稳定的盈利能力。

不过,由于亏损企业上市引发A股投资者热议,IPO企业若使用该套上市标准将会面临更慎重的审核。数据显示,2023年以科创板第五套标准成功在A股上市的只有智翔金泰一家。

涉27家保荐机构

随着注册制实施,监管层加大对中介机构的监管力度,压实“看门人”责任。监管层将“IPO撤否情况”纳入对保荐机构的考核。

从今年1—2月54家IPO终止企业的保荐机构分布情况来看,共涉及27家保荐机构。

其中,头部券商终止数量较多。数据显示,中信证券与中信建投证券分别有7家IPO企业终止。中金公司有5家;民生证券有4家。此外,华泰联合证券、开源证券各有3家IPO终止。

北京一家中小型券商人士向记者表示,当前不少保荐机构审慎评估在审的IPO项目,会进行取舍,判断哪些项目在当前监管环境下不适合上市,“我们也会这样评估。”

一名资深的投行人士谈道,撤回的项目并非都因为财务造假问题,可能上市定位未能说服监管;还有的是业绩风险。

近期,证监会表态称,将坚持以投资者为本,从严审核拟上市企业,对违法违规、侵害投资者利益的行为严惩不贷,用监管的威慑力让企业不敢“带病闯关”,从源头上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在发行上市监管工作中,持续加强全链条把关,严审重罚财务造假、欺诈发行。将大幅提高拟上市企业现场检查比例,以上市公司质量的提升回应投资者的关切。

责编:彭勃

校对:祝甜婷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B站三季度营收同比增5%,移动... 11月13日,B站公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数据,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B站净营业额总额达76.9亿...
从“将就”到“讲究”,康师傅引... 斑马消费 陈碧婷大环境在变,消费方式在变,消费者也在“变”。在当今市场中,消费者年轻化已成为不可忽视...
京东集团第三季度收入2991亿...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程子姣)11月13日,京东集团发布了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财报显示,第三季度...
中国企业出海如何迭代?天九企服...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王营中国企业持续加快出海,出口规模再创新高。据海关总署最新公布的数据,今年...
盛屯矿业计划斥资14亿元加码黄... 中经记者 陈家运 北京报道11月13日晚间,盛屯矿业(600711.SH)公告披露,计划斥资约14....
不止苹果税,腾讯分析师电话会议... 记者丨彭新 编辑丨朱益民11月13日晚,腾讯控股 (00700.HK)公布截至9月30日的第三季度未...
美股大幅收低,道指暴泻近800... 编辑 | 格蕾丝 美国股市周四大幅下跌 美国股市周四大幅下跌,三大指数创一个多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股价大涨拿不住了?三美股份实控...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何一华 李未来 北京报道单季度利润创出历史新高后,三美...
星巴克、汉堡王接连“卖身”,餐... 总第4398期作者 |餐饮老板内参内参君国际餐饮巨头,集体“中国化”今年11月,餐饮市场迎来了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