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空窗期,耐心等待A股机会|智氪 政策空窗期,耐心等待A股机会|智氪
admin
2023-12-03 16:41:15
0

作者 |丁卯

编辑|郑怀舟

封面来源|视觉中国

本周,A股大盘整体表现得波澜不惊。

周内,三大指数均维持窄幅的震荡回调。其中,上证综指在3000-3500的区间内波动,全周微跌0.31%;深证成指周跌1.21%;创业板指跌0.6%。此外,前几周表现较好的北证50本周出现了先涨后跌的“A”型走势,且快速缩量,我们认为,北交所目前的核心问题依然是流动性不足,仅凭游资的增量资金炒作难以支撑长期的暴涨行情。

从行业走势来看,本周行业指数跌多涨少,涨幅前三分别为能源、食品与主要用品零售、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跌幅前三为房地产、保险、汽车与汽车零部件。北向资金方面,本周北向资金流入16亿,11月全月流出近50亿。


政策空窗期,等待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消息面上,本周公布了11月的采购经理人指数。其中,制造业PMI为49.4%,环比下降0.1个百分点,回落至50荣枯线下且低于预期,非制造业PMI环比下行0.4个百分点至50.2%。制造业分类指数中生产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高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和从业人员指数低于临界点,整体来看,作为前瞻性指标,PMI的弱势表现,表明目前经济复苏仍然偏弱,期待后续更多政策的支持。

尽管本月的制造业PMI偏弱,但目前市场对四季度的经济表现仍然比较有信心。根据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11月26日发布的年度报告显示,随着宏观调控效果逐步显现,预计四季度实际GDP增速回升至5%至5.5%,全年增速达到5.1%至5.3%,超额完成5%左右的预期目标。此外,周内“国家队”资金入场的消息,也在情绪面强化了市场的积极预期。

综合来看,我们认为,目前市场表现的较为谨慎,属于典型的重大会议前的政策空窗期,在缺乏实际政策支持下,市场整体信心依然偏弱,但博弈情绪却十分浓厚,因此整体行情表现为在缺乏主线行情的影响下资金围绕题材进行博弈炒作,板块间此消彼长,长期趋势难以持续。

但从经济表现来看,四季度随着政策支持力度的加码,我国三大产业复苏较为明显,需求收缩压力有所好转,为四季度经济的企稳提奠定了基础,在这种背景下,预计今年5%的增长目标会超额完成。在高基数的背景下,2024年经济目标的实现难度会显著增加,需要政策端更多的支持力度,但同时在基数效应消散后,2024年经济增长的含金量也会显著提升。

从政策意愿上看,目前决策层进一步宽松以支持经济的意愿较为明显,预计明年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均会有所放松,且政策的实际发力方向也会向居民和企业侧倾斜,以促进市场信心的恢复。当前重点关注即将到来的12月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总体来看,我们认为,目前A股市场的估值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区间,市场最大的问题还是信心不足导致的缺乏主线。随着年底重要会议的召开,预计政策的发力会进一步加码且方向进一步合理化,届时有望提振市场信心,带动行情突破震荡盘整的走势。


券商:2024年A股机会大于风险

本周,部分券商发布了对A股2024年的展望。整体来看,目前多数券商认为,2024年在国内经济弱复苏趋势明确,且外部环境边际好转的背景下,预计A股反弹逻辑明确。

其中,中金证券认为:“2024年,虽需应对内外部一些中长期问题的显化,但考虑我国政策空间大、根基牢、发展潜力够、较多领域在全球具备竞争优势,基准情形下对后市表现不必悲观,市场机会大于风险,重视阶段性及结构性配置。节奏上指数表现可能前稳后升。配置方面,迎来基本面周期反转的领域有望增多,机会好于2023年,建议做景气回升与红利资产的攻守结合,关注三条主线:1)经济转型中顺应AI和产业自主趋势的成长板块;2)自下而上寻找需求率先好转,或供给出清细分机会;3)现金流充足、持续高分红的高股息资产。”

中信证券认为:“2024年,市场信心将重聚,投资者行为变化驱动估值修复是A股市场的主旋律,预计上半年弹性更大,下半年震荡分化,建议坚持“三阶段配置策略”,把握从当前第二阶段超跌成长向第三阶段白马龙头的切换时机。”

广发证券认为:“短周期来看,23年末中美“政策底”共振已现,中美利差将在24年出现阶段性收敛,有利于中资股启航;长周期来看,长期新范式将呈现“美债利率higher for longer,中债利率lower for longer”的特点,在此背景下最优的资产组合,也就是反脆弱下的最佳应对——杠铃策略。“杠铃策略”下表现最好的资产在“两端”:最安全的红利资产+最激进的成长资产;两类资产共性是“确定性”:前者是永续经营和红利确定性,后者是远期科技创新周期确定性。对于24年的行业比较,建议沿着三个“供给侧”线索:最优供给结构,最强供给优势,最新供给业态,来观察需求的边际改善。(1)国内产能周期分层→出清末期择优需求改善;(2)全球供应链优势响应出海→美国补库周期提振外需;(3)AI牵引新一轮通用技术创新→硬件端/产业端革新创造新兴需求。”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看法。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我们无意为交易各方提供承销服务或任何需持有特定资质或牌照方可从事的服务。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美国政府关门或再持续数天,参院... 美国联邦政府仍需数日才能正式重新开门。虽然参议院上周日的程序性投票通过了临时拨款法案,但参议院尚未安...
39%关税砍到15%?瑞士据称... 瑞士据称接近与美国达成15%的关税协议,将有望摆脱持续三个月的39%惩罚性关税。美东时间11月10日...
美联储理事米兰:政府关门不会影... 周一,美联储理事米兰(Stephen Miran)表示,为防止未来美国经济走弱,他支持进一步降息。在...
信贷市场压力加剧!贝莱德一笔贷... 大约一个月前,贝莱德仍将其向家装公司Renovo Home Partners提供的私人债务按面值计价...
私营行业数据:美国10月份消费... 据OpenBrand的价格数据,美国耐用品和个人用品的通胀在10月份出现三个月来的首次放缓,反映出商...
美股深夜大涨,英伟达涨近6%,... 记者 | 金珊编辑 | 曾静娇当地时间周一(11月10日),欧美股市集体收涨,欧洲主要股指均涨逾1%...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学习贯... 何立峰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因地制...
纳指收涨2.27%,黄金、白银...   中新经纬11月11日电 美股三大指数高开震荡,盘中拉升,尾盘收在日内高位。截至收盘,道指涨0.8...
市场风格转变!“老登股”该上台... 作为“老登股”资产之一的大消费板块,出现了集体走强的行情。大消费突然大涨,主要原因有四点。第一个原因...
销量、营收实现双增长,长安汽车... 新央企成立仅三个月,长安是如何做到毛利、营收、销量三线同比增长的?新央企成立之后,长安交出了一份亮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