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级机构“尚有饭否”?

原标题:评级机构“尚有饭否”?

证券时报记者 刘筱攸 胡飞军

对于吃评级“牌照饭”的十余家评级机构来说,本轮取消债务融资工具发行环节信评的强制要求,似乎让外界有一种它们“饭碗丢了”的错觉。尤其是投资者对“评级虚高”进行一轮又一轮口诛笔伐的时候,评级机构的心虚可能达到了顶峰。

可以预见的是,取消外评后,部分投资者认可度高的债券发行主体出于节约发行成本的考虑,将会选择无评级发行。短期内部分债券的评级业务将明显萎缩,特别是大型央企、大型金融机构、龙头工商企业等优质客户有可能将不再进行债项评级,评级行业整体收入下滑将毫无悬念。

不过勿需多虑,评级机构不会没饭吃,只是它们原来主观意愿上没有的急迫转型,现在要被迫提速了。

评级机构不会饿肚子的原因,一是因为除了申报和发行环节,债券交易、投资、抵质押以及风险计提等方面的监管要求,还是与信用评级结果直接关联,所以在短时间内,外评结果还有应用空间;二是从中长期来看,信评机构间的竞争重心,将从级别转向质量和服务。这会使得评级机构将来以服务(含增值服务)的方式,打开另外一片市场。

有评级行业人士告诉记者,取消强制评级后,国内各评级机构的评级业务会更加依赖其在投资人心目中的声誉积累。也就是说,评级机构不再能像以前一样,坐等发行人上门来找,而是要主动出击,靠口碑和服务获客。

联合资信总裁万华伟用“市场驱动”来解释这种可能。他认为,评级市场将会逐步建立起行业“声誉机制”,形成基于声誉的市场秩序,推动评级机构不断审视评级理念、方法、体系,不断改善评级质量,真正地发挥风险揭示及定价功能。

总之,在口碑、声誉倒逼之下,取消强制评级将促使评级机构不断提升评级技术、评级质量和服务水平。

除了上述两点,还有另一个原因是,目前很多内评体系建设尚未完善的资管机构,仍然有求于外部评级机构的研究实力。

以券商为例,券商的自营业务固收部分本来就包含了大量的债券投资,且自营业务收入在大部分券商中所占比重较大。

东莞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所负责人杨博光认为,虽然大多数券商都会成立完全自主的投研团队,且已搭建了投资体系和重点行业模型,但各家模型的成熟度不一。头部券商FICC业务发展较早,优势会更明显。取消发行评级环节后,券商会更加重视标的公司信用债投资交易、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与偿债能力评级,并将原有内部评级进一步完善。但构筑投研实力绝非一朝一夕,所以综合实力没那么强的券商,还是会借道与外部评级机构合作。

今后,对于外部评级机构而言,蛋糕还是会有的。只是这个蛋糕变得小了,吃蛋糕的技术和要求也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