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高质量发展 定下“硬核”目标
admin
2021-08-27 07:12:00
0

原标题:浦东高质量发展 定下“硬核”目标

2025年,浦东要建设成为一个高端产业集聚引领、科技创新策源显著、要素资源配置极佳、开放枢纽功能强劲的,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产业高地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要地。

作为产业高地和战略要地,浦东也将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8月26日同时发布的《浦东新区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浦东新区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了一个核心指标:到2025年,浦东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在20%以上,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上升到45%以上。

根据上述两个规划,“十四五”期间,浦东新区将发展“3+6+6”产业体系。具体是指打造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以六大硬核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以六大服务经济推动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

截至2020年底,浦东共培育产生了21家科创板上市企业,占上海全市总数的56.76%,超过80%的上市企业聚焦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硬核产业领域。

最新的数据是,截至8月23日,浦东2021年又新增了7家科创板上市企业,占全市新增的53.8%。

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是浦东要打造的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

浦东是国内集成电路产业最集中、综合技术水平最高、产业链最为完整的地区。2020年全区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达到1471亿元,增长20.5%,占上海71%,占全国1/6。

在生物医药领域,2020年,浦东的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到844亿元。“十三五”期间,浦东有7个一类新药获批上市、占全国近15%,每年将近40个一类新药进入临床试验,占全国约20%。今年上半年,浦东又有3个一类新药上市,总量达到14个。

在人工智能领域,目前浦东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到产品研发、产业应用完整的人工智能创新链,2020年浦东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达到600家以上,人工智能产业规模910亿元,占上海40%。

但对比世界级产业集群的要求,浦东新区发改委产业发展处副处长周洁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一是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技术还不够,还存在“卡脖子”领域;二是本土化的龙头企业还不够多,竞争合作还不够充分;三是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还没有非常灵活。

也因此,浦东新区发改委副主任唐雯表示,为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浦东将加强三项工作: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攻克关键核心技术;聚焦关键核心领域,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优化创新创业生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在产业发展方向上,按照规划,浦东的集成电路将加快建设先进工艺、特色工艺生产线,着力促进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设备材料等全产业链集群协同发展。加快EDA(电子设计自动化)、核心IP、开发处理器和操作系统开发,扩大成熟工艺和特色工艺规模制造能力,升级前道光刻机攻关,推动刻蚀机、清洗机等装备产品,提升12英寸大硅片产业化能力。

生物医药将聚焦免疫治疗、基因治疗、干细胞治疗等现代生物治疗产品和新型疫苗、抗体、血液制品等重大生物制品研制,努力突破现代生物治疗产品研发及临床转化、重大疾病的分子分型与精准医疗、药物分子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关键技术,推进新型化学制剂的研发和产业化。

人工智能将推动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发展,构建人工智能芯片、智能软件、智能机器人、系统解决方案等多层级产业体系。

六大硬核产业

“十三五”期间,浦东初步形成了以中国芯、创新药、智能造、蓝天梦、未来车、数据港等六大硬核产业为核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今年上半年,浦东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5513.25亿元,增长19.1%。

根据规划,“十四五”时期,浦东将聚焦关键技术、关键材料、关键零部件,以六大硬核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同时推动电子信息、汽车制造、成套设备等优势产业集群发展,促进大型邮轮、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引领量子科学、类脑科学、基因工程等先导产业发展。

最终,实现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重点领域产业规模倍增。

产业发展需要相应的空间供给有效匹配,周征宇表示,浦东将形成“一带两廊一环”产业布局体系,进而形成若干产业制高点。

具体就是,打造外高桥、金桥、张江、临港“南北科技创新带”,打造陆家嘴、世博等沿江产业走廊,打造外高桥港、外高桥保税区、浦东国际机场空港及联动区域、洋山港、洋山保税港区沿海产业走廊,持续推进“金色中环”建设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构建电子信息组圈、生物医药组圈、民用航空组圈、汽车组圈、装备组圈、在线新经济组圈联动发展。

由于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六大硬核产业以创新型为主,因此,浦东设置了“十四五”产业创新发展指标——实现高新技术企业年均新认定2000家以上,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0件以上,市级以上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数250家,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数量达到20家。

而最终要实现的经济密度,则是到2025年,浦东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720亿元,形成20+高经济密度的特色产业园区,全区工业劳动生产率高于上海市平均水平,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持续降低。

(实习记者章从余对本文亦有贡献)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毛利率首破20%,不只卖车的小... 小鹏汽车再次交出了一份史上最强的季度财报:毛利率首次突破20%,超越了特斯拉和比亚迪;营收翻倍,亏损...
华住三季报,稳住了 华住三季报... 11月17日,华住集团公布了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的第三季度未经审核财务业绩。整体来看,在宏观需...
超级幸运儿!他一人独中70亿元 在经历创纪录的连续39次轮空后,美国“超级百万”彩票头奖当地时间14日开出。 据悉,中头奖的彩票是在...
生益电子拟定增募资不超26亿元...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11月17日,生益电子发布公告称,计划通过定向增发方式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6亿元...
四川新首富“不卖”港股,百利天... 导语:百利天恒未来3年资金缺口超48亿却延迟港股发售,“四川新首富”朱义的底气在哪?摘要:1、市值飙...
阿里巴巴美股逆势收涨近3%!中... 11月17日美东时间,美股三大指数悉数下跌,部分中概股表现亮眼:阿里巴巴收涨2.54%,金山云收涨8...
普惠于心 服务于行:消费金融践...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张昕迎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做好包括普惠金融在内的金融“五篇大文章”...
科创信息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11月17日,科创信息发布公告称,公司于当日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
融了11轮,合肥明星公司要IP... 自动驾驶这条超级赛道,牵动着全球目光。2025年11月6日,国内两大自动驾驶头部企业文远知行和小马智...
逆势拉升!北方华创大涨5%,半... 11月18日,三大指数震荡走低,芯片产业链逆势走强。上游半导体设备ETF(561980)盘中拉涨2....